以我之笔做他山之石,以我之梦攻文学之岩 ——外国语学院郭萍教授关于“野性与理性的兼容”——评庞德《六节诗·奥特弗》的文学讲座
日期:2019-03-26  发布人:admin789  浏览量:5198

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传承当代中国学者敢于探索,勇于研究,坚守向上的高尚品格,进一步促进汉口学院学术科研建设进程,加强学术科研建设新领域、新局面、新方向的探索,提高全校老师和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进而增强其学术科研方面的实践能力和水平,推动学术科研教育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2019年3月26日晚18点,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于音乐厅举办了“野性与理性的兼容”——评庞德《六节诗·奥特弗》的叙述艺术的专题科研讲座。此次讲座由中国地质大学教授郭萍教授主讲,她主要研究英美文学方向,是中国地质大学外国文学方向学带头人,硕士生导师,曾先后到美国、澳大利亚做访问学者和研修。出席此次活动的有汉口学院副校长皮特教授,外国语学院李飞教授、范冬梅老师及优秀教师代表,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敖国平书记及各院系代表老师和部分同学。
演讲开始前,由外国语学院带来的开场舞《山鬼》将现场的观众带进了充满文化气息的意境之中。
首先,由外国语学院教授李飞老师为此次讲座致辞。对本次讲座的圆满举办表示高度的肯定和支持,对郭萍老师表示高度的赞扬,对现场的来宾和观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他们都能在这次讲座中有所感、有所得。
紧接着,郭萍教授在讲座现场,以一位读者和一本书之间的相互依存,讲述了庞德的故事,读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介绍了读书、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阐述了书的重要性、书的魅力及作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多读、喜听、善思、勤写的重要性等。
她阐述在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英美文学教学作为英语专业的主要课程具备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这不仅是帮助英语专业学生了解语言应用基本规则的有效途径,更有助于学生提升文学鉴赏素养,是更好地了解国外文化背景及思维模式的重要基础。
  英语作为一门应用型极强的交际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需注重语言的应用作用,而非单一注重书面答题的正确与否。同时高校教育是针对基础英语学习的升级教育,基本的语言听说读写能力不再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语言应用及科研型人才已成为英语专业的教育目的。学习英语这门西方语言便离不开对英美文学的研读,直观感受到西方民族的文化底蕴所在。
文学作品是社会文化及现实发展的直观反映,其中经典的文学作品更是人类智慧文明的有效结晶,具备极为重要的鉴赏价值。英美文学作品直接体现了西方的文化背景,是外国作家们基于社会现实及自身感悟的所感所想,同时加以一定的文学艺术加工,真实地反映了西方社会的制度和环境。通过针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研读和学习,能帮助非英语母语环境下的学生直观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区别与共通之处,从而能从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理解不同语言的内在差异性,更为直观地感受英文语言的魅力,这便是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价值和意义所在。英美文学作品所应用的精炼语言,有助于提升英语应用能力文学作品一般而言都承载着巨大的能量,这不仅是融入了一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情怀,同时更能从基本的逻辑架构中体现创作者自身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能有效传达创作者对于社会现实及情感体验的真实感想。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需要注重文本阅读与逻辑写作之间的有效结合。
无论是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亦或是英语学习爱好者而言,英美文学作品的品读和鉴赏都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英语学习途径。这无论是从文化背景,逻辑架构以及语言应用等方面而言,都能直观地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感受东西方文化的不同魅力,从而实现拓展文化视野、丰富思维模式的目标。无论是在哪一个方面,郭萍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语言易懂,用庞德在文学作品中的叙述艺术为例,使大家在求知中发现新观点,收获新见解。她耐心与同学们展开精彩互动,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悉心为大家答疑解惑,并且鼓励大家向更好的目标前进。
演讲过程中,互动环节让现场的观众热情高涨,对郭萍教授的演讲充满了兴趣和求知欲,加上由外国语学院带来的诗朗诵《未选择的路》又再一次让现场的观众们欢呼雀跃,充满激情。
随后,由皮特教授进行总结,他阐述文学内涵与当代大学生的担当精神应当相辅相成,热爱学习,热爱进步,助推汉口学院学术科研建设再上新台阶。
最后,由李飞教授做最后的讲座总结。她说,在文学的海洋中,我们在不断的探索着不同的世界,用我们的笔描绘出一个个崭新的梦想。作为汉口学院的教学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有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说好中国故事,将中国的文学传播出去,借鉴优秀西方文化,学以致用,像郭萍老师学习,善于研究,善于探索。希望我们能够不忘热爱学习的初心,要有人文关怀,将我们的故事继续写下去,将我们的情怀传播出去,让汉口学院学术科研建设更上一层楼,再续新辉煌!
至此,本次讲座圆满落幕。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