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武汉高校首届翻译教学与研究专题研讨会”在武汉市江夏区福朋喜来登大酒店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武汉翻译协会主办,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武汉爱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作为此次研讨会的承办方,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搭建翻译教育与研究的高端学术平台,旨在促进高校翻译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创新,进一步推动翻译研究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区域乃至全国的翻译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汉口学院副校长程光文教授,武汉翻译协会会长、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马萧教授,武汉翻译协会副会长、武汉东湖学院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名誉院长、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刘世平教授,武汉翻译协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熊伟教授,武汉翻译协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黄勤教授,武汉翻译协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华先发教授,武汉翻译协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李俄宪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熊兵教授,武汉翻译协会副会长、江汉大学教务处处长周昕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唐慧君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马文丽教授,武汉翻译协会常务理事、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金云教授,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教育中心主任贾莉娜教授,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池利教授,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黄万武教授,武汉翻译协会常务理事、武汉东湖学院教育与外国语学院院长何畏教授,武汉翻译协会常务理事、武汉东湖学院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熊丽教授,武汉东湖学院教育与外国语学院何艳副教授,武汉翻译协会常务理事、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韩翠萍教授,武汉翻译协会副会长、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甘文平教授,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田仙枝教授,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科研副院长付小玲副教授等嘉宾出席。开幕式环节由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甘文平院长主持、汉口学院程光文副校长及武汉翻译协会马萧会长致辞。
(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甘文平院长主持开幕式)
程校长的致辞拉开了本次会议的帷幕。程校长向各位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汉口学院及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历史以及卓越表现,并对外国语学院能够承办此次翻译研讨会表示高度赞扬,也对外国语学院在翻译领域做出重要贡献表示殷切期待。
(汉口学院程光文副校长开幕致辞)
随后,武汉翻译协会马萧会长发表了讲话。马会长指出,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与纽带,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它让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传播、经贸往来、科技合作以及人文交流。他呼吁各方共同努力,为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交融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武汉翻译协会马萧会长开幕致辞)
开幕式过后进行的是与翻译研究主题相关的专题报告。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黄勤教授就“历史典籍英译研究的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以《左传》英译研究为例”进行了发言。黄勤教授以我国著名的史学典籍《左传》的英译研究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目前对其的英译研究中所出现的低效的路径依赖现象。借助知识翻译学的相关理论,提出可通过以“知识”为核心的认知拓展、以“知识”为引领的多元技术发展以及以“知识”为逻辑起点的跨越式研究规则建构这样的三种方式来实现路径突破,从而消解路径依赖带来的《左传》英译研究的负面影响,助力新时代的史学典籍英译研究进入良性循环。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黄勤教授)
随后,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熊伟教授发表了题为“跨文化能力与翻译能力的融合研究:理论、方法与应用”的研究报告。熊伟教授指出翻译是一种跨语际、跨文化的信息交流活动,因此,译者须兼备跨文化能力与翻译能力。然而,现有的跨文化能力构成模型中,翻译能力很少甚至没有被列为其子能力;另一方面,有的翻译能力构成模型虽将(跨)文化能力列入其子能力,但视角较为狭窄且缺乏培养和评估的方法。为此,熊伟教授在梳理各种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跨文化能力和翻译能力构成模型以及交叉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对这些研究进行整体性考察和客观性评价,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培养具有跨文化视野的高端翻译人才路径提供参考。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熊伟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熊兵教授发表了题为“文学翻译中女性元素的改写与形象重构——以《三体》(系列)英译为例”的研究报告。熊兵教授基于女性主义相关理论,以刘宇昆及周华《三体》(系列)英译为例,对文学翻译中女性元素的改写及女性形象重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三体》(系列)英译中,受赞助人及译介目的的影响,译者对《三体》(系列)中涉及女性身份、女性身体、女性性格及女性外貌等四个方面的女性元素进行了较为明显的改写,通过这种改写,原作中的女性形象得以重构,迎合了英语世界读者对女性形象的期待,并由此促进了《三体》(系列)英译作品在英语世界的有效传播与接受。
(华中师范大学熊兵教授)
武汉大学马萧教授发表题为“AI技术与翻译人才培养”的研究报告。随着AI技术的发展,翻译职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高校作为翻译人才培养的阵地,无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AI时代,翻译人才培养该走向何方,是我们翻译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面对AI技术的冲击,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异同,既要充分发挥人类智能的优势,又要有效利用人工智能,对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武汉大学马萧教授)
主题报告专家们围绕历史典籍翻译、翻译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分享,对于某些翻译元素的重构如何适应语言本土文化,以及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更好的为翻译人才培养服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为翻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
(上半场翻译研究主题主持嘉宾合集)
接下来进行的是以翻译教学为主题的专题报告。汉口学院田仙枝教授发表题为“翻译翻转课堂中‘同课异构式’教学体系新构建”的研究报告。该发言以两项省级课题两部专著为理论基础,以英语翻转课堂为主线,以“同课异构式”教学体系为核心,主讲者以诗歌翻译为要例,以学生翻译团队翻转实践为根本,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思想的指导下,根据田仙枝教授教学实践经验展开主旨发言。主讲者希望通过发言探讨,摸索出一种适用于一般高校翻译教学的高效有趣的教学模式。
(汉口学院田仙枝教授)
武汉东湖学院何艳副教授发表题为“AI元素在口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报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口译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何艳副教授研究AI元素如何被巧妙地融入口译课堂教学中,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通过引入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等AI技术,口译课堂得以实现实时语音转写、翻译质量评估、模拟真实场景对话等功能,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高效、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同时,AI技术还能辅助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
(武汉东湖学院何艳副教授)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黄万武教授发表题为“基于深度学习的英汉机器翻译模型训练教学案例”的研究报告。此案例是《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里的一个章节,旨在引导学生探索语言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并探讨深度学习技术在计算机辅助翻译中的应用。通过这一案例,学生将了解到语言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以及深度学习技术在计算机辅助翻译过程中的使用,提高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这将为他们未来在语言处理和翻译领域的学术和职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黄万武教授)
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贾莉娜教授发表题为“实训进课堂、实习到现场、实践出真章——用好三实教学手段 提升翻译教育质量”的研究报告。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立足于当今时代对应用型翻译实践创新人才的需求,依托学校食品学科的特色与优势,在继续重视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加强与企业的协同创新,通过将实训引入课堂、将实习带到现场、鼓励导师带领学生实践等教学手段,着力提升翻译教育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贾莉娜教授)
(下半场翻译教学主题主持嘉宾合集)
主题报告专家们从教学模式、AI元素融入、机器翻译、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翻译课堂教学进行深度探讨,为未来的翻译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路。教学模式的创新、AI 元素的融入、机器翻译的合理运用以及理论实践的紧密结合,将共同推动翻译教学向更加高效、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马文丽教授、江汉大学教务处处长兼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周昕教授、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刘世平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华先发教授、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李池利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唐慧君副教授、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金云教授、武汉东湖学院教育与外国语学院院长何畏教授等分别主持了8位学界和业界专家的主题发言。
(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科研副院长付小玲副教授主持闭幕式)
闭幕式环节由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科研副院长付小玲副教授主持,武汉翻译协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亚洲研究院副院长、日语系主任李俄宪教授进行了大会总结致辞。他表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各位嘉宾和代表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也得益于外语教育信息技术与翻译技术领域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各位专家发言精彩纷呈,既有宏观层面的思考,也有微观层面的探讨,还有技术层面的呈现;同时对于下届研讨会的举办寄予厚望。
(武汉翻译协会副会长李俄宪教授大会总结致辞)
(大会线下现场合影)
会议在热烈而融洽的氛围中圆满落幕。本次研讨会吸引了武汉12所高校的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以及多家企业的代表参会,会议规模达140人。同时,会议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郑州、西安、兰州、银川、昆明、贵州、太原、上海、广州等全国20余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和业内同行在线观看,在线参与人数达10104人。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有效提升了汉口学院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声誉,也为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通过与翻译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互动,外国语学院进一步拓展了教学与研究的视野,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这一平台的搭建,充分展现了汉口学院在翻译教学与研究领域的实力与担当,推动学校向更高水平迈进。
撰稿|彭玺阁、肖峰
图片|武汉翻译协会
排版|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团委宣传部
修订|付小玲
审核|彭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