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教师发展专题讲座第二十期:AI如何重塑语言服务与外语人才培养
日期:2025-06-19  发布人:外国语学院  浏览量:0

2025年6月18日下午,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闫栗丽应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邀请,在三教3408教室开展了一场题为“AI重塑语言服务与外语人才培养”的专题讲座。参加此次讲座的有外国语学院院长甘文平、科研副院长曹梦月、各科研团队负责人、各科研团队的老师以及对该主题研究充满兴趣的学生。讲座由科研副院长曹梦月主持。

讲座伊始,曹院长为讲座致开场词,并详细介绍了闫总的研究成果及学术成就。外院师生对闫总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截屏2025-06-19 17.54.50.png

AI重塑翻译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闫总结合自身的行业经验,深入分析了AI技术对翻译行业的深刻影响。她指出,虽然AI翻译在英语等大语种上已能完成80%-90%的工作,但客户对高质量、专业化翻译的需求仍在增长。行业报告显示,专职译员的数量和比例持续上升,表明人类译员在文化解码、政治立场把关、法律医疗等专业领域仍不可替代。闫总强调:“翻译不是终点,而是过程。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传播、交流与成交,而AI无法替代人类在复杂语境中的判断与创造力。”

智能语言工程师,未来翻译人才的新定位

面对技术变革,闫总提出“智能语言工程师”这一新兴职业方向。她表示,未来的翻译人才需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AI技术应用能力及跨学科知识,能够训练AI、优化流程。她特别提醒学生:“死磕语言基本功仍是核心,AI是工具而非替代者。只有自身能力过硬,才能驾驭技术,而非被技术淘汰。”

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拥抱蓝海市场

讲座中,闫总分享了传神公司与高校合作的实践案例,包括共建双语语料库、开发垂直领域大模型等。学生应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小语种和新兴岗位,并鼓励大家勇敢走出国门。语言能力是国际职场的敲门砖,多元化的职业路径正在打开。

截屏2025-06-19 17.56.33.png

师生互动,技术赋能与人文坚守

在问答环节,老师与学生就“如何成为智能语言工程师”、“AI的文化局限性”等问题展开交流。闫总以中医大模型“素问”为例,指出AI虽能辅助知识传递,但文化理解仍需人类兜底。无论技术如何发展,独立写作、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始终是外语人的核心竞争力。

拓宽认知,在变革中锚定价值

甘院长在总结中强调,AI时代,唯有主动拥抱变化、夯实专业基础,才能在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们校企合作的重要单位,也是我们院刚申请立项的现代产业学院“数字人文与语言智能创新产业学院”的重要合作伙伴。今天的讲座不仅是一座学术讲座,也是外国语学院与传神公司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的重要开端,其拓宽了师生对行业前沿的认知,也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撰稿:谢晨曦

图片:谢晨曦

初审:曹梦月

终审:彭璇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