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发展专题讲座第二十三期 让短视频在外语教育教学、教研和教学成果中绽放异彩
日期:2025-11-01  发布人:外国语学院  浏览量:3

2025年10月31日,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在三教3408举办了“教师发展专题讲座第二十三期,主题为“让短视频在外语教育教学、教研和教学成果中绽放异彩”。 院长甘文平、学院党总支部书记彭璇、教学副院长付小玲、科研副院长曹梦月、外国语学院各科研团队的老师们以及对讲座主题感兴趣的学生们聆听了本场讲座。本次讲座由科研副院长曹梦月主持。

在讲座之前,学院代表学校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受聘仪式——聘请毕竟教授为外国语学院的客座教授。首先,彭书记向全体师生介绍毕竟教授。毕竟,长江日报高级编辑、湖北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校外硕导。29年前,毕竟教授作为《武汉晚报》唯一随船记者,百日全程记录中山舰打捞,作品获湖北新闻奖一等奖。今年正值中山舰出水28周年、抗战胜利80周年,甘文平院长因其历史报道主动访谈毕竟,成就一段“博导访谈记者”的佳话,也促成此次学术分享与合作。甘文平院长代表学校和学院向毕竟教授颁发“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聘书,接着毕竟教授发表了感谢辞。他表示很高兴成为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的新成员,并愿意在学院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以及学生培养等方面尽自己所能,为学院的整体发展助一臂之力。至此,受聘仪式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圆满完成。截屏2025-11-06 16.44.45.png

讲座中,毕教授提出“找矿—挖矿—冶炼—锻造”四步法,把选题、拍摄、剪辑、发布做成“移动毕业设计”,并引入课堂,供学生拆解、模仿、再创造,为外语学生的毕业设计打开了新的思路。对于教师而言,短视频不仅可以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也可以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手段,还可以是教学成果的可视化体现。他表示外语教学与新闻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可以学习新闻工作者的思路,与外语教育相结合得出教育新路径,同时他指出,短视频是新时代的国际通用语。外语教学缺的不是内容,而是会讲故事的视角。从短视频视角看,10秒短视频也能做高阶思维训练——标题即论点,画面即论据,评论即反证。外语学院的使命就是让每个学生先成为‘中国故事’的民间大使,再成为跨文化摆渡人。当然需要牢记的是,教学视频流量是效果,不是目的;育人才是初心。

截屏2025-11-06 16.44.53.png 

在互动环节,老师们围绕如何用新闻思维让教学短视频在外语课堂吸睛展开了积极讨论,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选取合适的视频点睛部分、如何将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做成系列垂直教育视频等问题。毕教授结合自身的工作与实践经验指出,外语教育短视频的吸睛需要了解学生视角,将学生的兴趣与课堂的知识点相匹配,才是制作一个优秀教学短视频的核心,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吸引学生。他强调,教师应不耻下问,多尝试向学生学习剪辑技术,学生也须不计回报,完成与老师的教学创新实践,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从容面对就业。

截屏2025-11-06 16.46.12.png

最后,曹院长进行了总结发言。她指出毕竟教授的发言为外语教师的发展与外语教学教研,外语学院人才培养各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向毕教授发出邀约,请他指导未来教师发展中遇到的实践问题。此次讲座激发了教师们将短视频融入外语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热情。学院将继续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创新方法和思路,运用鲜活的故事和多样的形式充实课堂,让短视频成为外语课堂的新黑板,让中国故事在指尖绽放世界光彩。

撰稿:徐瑶瑶

摄影:徐瑶瑶

初审:曹梦月

终审:彭璇


收藏本页